今年以来,剑阁县白龙镇认真贯彻落实县委、县政府工作部署,结合重点工作,紧密联系实际,践行“民、亮、质”“三字诀”,不断完善工作机制,拓宽宣传渠道,提升新闻宣传水平,在典型经验总结和对外宣传上取得了显著成效。
在“民”字上出实招
内容选题上紧扣民生需求。深入挖掘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题材,针对森林防灭火、就业招聘、道路维修改造、饮水管网升级、庭院经济、农产品销售、环境整治等民生领域和公共事务开展专题报道。
语言表达上贴近群众生活。避免使用过于专业、生僻的词汇和复杂的句式,以平实、生动的语言讲述新闻故事。运用比喻、拟人、排比等修辞手法,增强新闻的感染力和可读性。
互动反馈上倾听群众声音。建立健全互动机制,通过公众号留言、评论、投票等方式,让群众参与到新闻传播中来。对于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对待、及时回复,不断改进新闻宣传工作。
在“亮”字上下功夫
亮特色,展现独特魅力。深挖古楼铺千年古柏、万亩油菜花田等独特自然风光,省级非遗白龙花灯、白龙纸偶等民俗风情,蟠龙寨遗址、福星高照摩崖提刻等重点史迹和文物,先锋元宝枫、槐树猕猴桃、剑峰翠冠梨、春风蔬菜等特色产业,及时进行宣传报道,不断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。
亮典型,弘扬正能量。积极开展学习身边典型,点亮文明之光“道德模范”宣传活动。如山峰村杨丕清同志主动捐资修建敬家湾大桥;山峰村烈士遗属杨会钦老人,在她96岁生日之际,自掏腰包邀请邻居亲朋参加她的生日庆典,同时定下一条规矩“祝寿请坐、随礼请回”。充分发挥道德模范典型示范作用,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形成学习和争当道德模范的浓厚氛围。
亮服务,增强获得感。广泛宣传医疗保险、养老保险、禁毒、防邪、反诈等惠农政策,让群众了解政策、享受政策,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。此外,开展剑峰“村晚”、红色文化画展、群众运动会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,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,提高文明素养。
在“质”字上做文章
首先,确保内容真实。坚持以客观、准确的态度反映实际情况。无论是报道经济发展、民生改善,还是文化活动、生态建设等方面,都要深入实地进行采访,发现问题,提炼信息,获取第一手资料,确保新闻内容真实可靠。不夸大其词,更不能编造虚假新闻。
其次,注重内容深度。深入挖掘新闻事件背后的故事和意义,比如在报道粮油园区产业发展时,不仅要介绍产业规模和效益,还要分析产业发展原因、面临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。通过深入挖掘,使新闻报道更具思想性和启发性,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益参考。
最后,加强队伍建设。适时组织开展新闻写作培训,引导年轻干部牢固树立新闻宣传意识,学会凝练标题,谋篇布局,从定位、结构、思想、语言、形式等多个层面提升写作境界。同时,坚持“三审三校”原创发布,建立稿件编发台账,采取“一月一提醒、一年一通报”方式,亮成绩、促后进,鼓励干部积极创作优秀的新闻作品,为我镇新闻宣传工作做出更大贡献。(殷晴)